红岩

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:利用VR技术再现红岩记忆

在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“红色记忆”研学中心,一堂跨越时空的思政课正徐徐展开。学生们佩戴VR设备,指尖轻触间便“穿越”到1941年的重庆第三保育院,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先辈在防空洞守护战时难童的壮举。“虚拟技术让红岩精神从历史书页中跃然而出,化为可触摸的精神火炬。”

职业学院 重庆 vr 红岩 城市管理 2025-03-25 19:10  16

如何上好大思政课?这场展演在渝举行

“我哥哥是红岩烈士,他始终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。我要在有生之年把哥哥的故事一直讲下去,让红岩精神激励每一个家乡人、每一个重庆人!”活动现场,垫江县“红耀丹乡”红色故事讲解员陈伦华以《我的哥哥是烈士》为题,向全场观众娓娓道来。陈伦华正是在重庆“11·27”大屠杀中

思政 垫江县 红岩 陈伦 蓝蒂裕 2025-03-20 19:46  12

我79年入伍,连长一看到机关领导来挑新兵,就让我在宿舍看书学习

"凭啥子让你学文化?连队新兵学啥子不行,偏要选读书那个?"我正敷衍地翻着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,耳边突然传来这熟悉的四川口音。抬头一看,是和我一起入伍的老马,他眼中满是不解。我没好气地放下书,转过身去,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——七上八下。

学习 红岩 看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连长 2025-03-20 13:35  14

从楷模身上汲取前行的不竭动力 全国“公安楷模”魏和友同志先进事迹在重庆公安引发热烈反响

5月27日上午10时30分,公安部举行《心中装着人民的好警察》全国“公安楷模”魏和友同志先进事迹发布仪式,重庆各级公安机关组织广大民警辅警通过“学习强国”学习平台、央视网、中国警察网、全国公安新媒体矩阵等集中收看发布仪式直播,并组织全市公安新媒体矩阵统一设置#

重庆 枫桥 公安 红岩 公安楷模 2024-05-29 07:11  13

开学啦!重庆警方多措并举护航校园安全

2月6日,重庆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迎来2023春季开学第一天。为此,全市公安机关提前谋划,科学部署,严格落实“护学岗”机制,按照“三见”原则,在校园及周边蹲点守护、设卡巡逻,走进校园开展平安课堂“开学第一课”活动,为师生们安全有序、平安返校保驾护航。

校园 重庆 警方 红岩 校车 2023-02-08 00:29  16

探寻红色印记,红岩有了春日赏花“City Walk”宝藏线路

踏春赏花、文化体验、沉浸式演出、文创选购……3月17日,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发布春日赏花“City Walk”精品旅游线,以旧日长轨(川外小铁路)为主线,串联白公馆、渣滓洞等特色景点,集红色文化体验、自然生态观光于一体,让市民游客既可以感受红岩文化,又可以

赏花 红岩 citywalk 川外 春日赏花 2025-03-18 05:14  15

红岩红医,“镜”无止境——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党支部书记石钢的“微创革命”

在消化内镜中心,每一块内镜显示屏上跳动的影像,都是生命的战场。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党支部书记、主任石钢以ESD(内镜黏膜下剥离术)与ERCP(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)为"双翼",在消化道毫米级的解剖迷宫中缔造无创治愈的医学奇迹,让高龄、高危患者重获新生。

内科 石钢 红岩 红十字会 重庆市红十字会 2025-03-14 10:01  16

有我 | 用热爱与担当为青春着色

硕士期间,发表和录用CSSCI扩展版等期刊论文4篇,主持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项,主持主研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项。于《中国教育报》《重庆日报》《中国青年报》等主流媒体发表作品30余篇,获新华社客户端、《人民日报》《中国共青团》杂志等报道20余篇次

青春 传播学 红岩 杨志远 中国共青团 2025-03-13 13:16  13

红岩巴士上新 智慧出游升级——重庆公交开启一站式“红色之旅”

什么是红岩精神?有哪些感人故事?乘坐重庆公交T198路红岩巴士直达白公馆、渣滓洞等,开启一站式红色文化之旅,通过精心打造的数字化主题车厢沉浸式感悟红岩精神。在这里,红岩巴士不仅仅是一辆公交车,更是一座移动的微型展览馆。今年春节假期,红岩巴士换新为26辆金旅朝歌

公交 重庆 巴士 红岩 红岩巴士 2025-03-12 15:41  17

关于征集宣传饶国模同志革命精神形式与方案的公告

今年,是饶国模同志诞辰130周年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。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传承红色基因,弘扬红岩精神,充分挖掘和宣传红色巾帼饶国模同志的光辉事迹与革命精神,现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宣传饶国模同志革命精神的形式与方案,具体事

公告 重庆市 革命 红岩 饶国模 2025-03-11 14:25  14

《我的文学我的书》作者/何冠萱

《我的文学我的书》,是何冠萱女士的唯一创意,何冠萱女士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,一直不被文学界和诗界的专家认可,何冠萱女士认为自己一直是时代的弄潮儿,以文学之心接触社会,形成人文环境,那些接触过何冠萱故事的人,把她的故事写成作品,她也发表了200万字的网络文学作品。

文学 山峰 网络文学 严寒 红岩 2025-03-11 12:00  15